前言
立长,还是立贤?
我怕的是虚伪的人总能假装贤能。
虚伪的人特别多
有一些人嘴上说爱国,实际上身体和家庭全在国外。你要记住,不忠诚、没道德的人很容易伪装成忠诚和有道德的样子。
忠诚和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品质,不能仅靠言辞表达,也不应作为筛选标准。若将它们用作评判他人的标准,最终筛选出的往往是最虚伪的人。这是因为这些品质难以量化,主要依靠言辞表达,因此容易被伪造。
真正诚实的人通常不擅长伪装。当你用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考核他人时,恰恰是那些品行不端的人会刻意表现出道德的样子。你越是这样筛选,就越有利于那些善于撒谎、擅长伪装的人脱颖而出。如果你设定的道德标准高到普通人难以达到,那么你的团队中最终留下的可能全是骗子。
你以为某些人很爱国,其实他们很虚伪,全家都在国外,只有自己在国内。用意识形态和道德来筛选人,诚实的人就斗不过虚伪的人,善于伪装的小人反而获得了竞争优势。在这种情况下,狡诈之徒拥有超额优势,所以你会发现,这个群体中"卖国贼"和"反贼"的比例反而最高。
所以,不要用意识形态和道德教化来筛选人,不要过分关注别人是否忠诚或立场是否正确。否则,你的队伍最终只会剩下骗子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就像司马南的例子,他不就是在意识形态和道德筛选的基础上被塑造成英雄、榜样的吗?结果宏大叙事和公信力最终崩塌了——昨天还是英雄,今天就成了罪犯。
人各有志,选择去欧美是可以理解的,但不应一边高喊爱国,一边行动相反。有些人打着爱国旗号赚钱,却把所有资金转移到国外,这不正是行动上"做空"自己的国家吗?
这些人从不关注普通人真正关心的问题:劳动压力、住房困难、药品食品安全、工资水平低等。一旦提及这些问题,他们就会反驳:"是你自己不够努力","谁让你买便宜食品"。然而,他们却热衷于关注欧美的问题:"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了","老百姓活不下去了","满地都是流浪汉",整天为美国普通人喊冤叫屈。这些问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?与你又有什么关系?
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行动而非言辞。想做榜样或英雄,就要看实际作为。在战乱时期,为国尽忠体现爱国;在经济通缩时期,积极消费就是爱国。看消费记录,谁缴税多、消费多,谁就是真正爱国。如果你逃税、不消费或将财富转移到国外,这怎能称为爱国?
我认为那些自称爱国的主播,应该公开他们缴纳的税款数额和消费情况。只有消费多、缴税多的人才有资格声称自己爱国,否则只是空谈而已。